张荣发,台湾省基隆市人,1927年出生,从小生活在海边。由于家境不太好,18岁读完了商业学校后,走上社会谋生。他虽然学了几年商业课程,但找不着相应的对口工作,只好在日本商船当杂工。
张荣发是个胸怀壮志的青年,从小立志要自己创一番事业。尽管怀才不遇,他却不灰心,决心奋斗、忍耐,相信只要功夫到,时机会青睐他的。他读书虽不算多,但对孔子所说的“小不忍则乱大谋”很有体会。他认为,“忍”是中国人活着的一个重要心理素质。正如俗语所说的,“忍得一时之气,免得百日之忧”。如果一个人事理通达,心平气和,在人生不利的时候能忍受、等待,不急不躁,是追求事业成功的意志力的表现。大凡一个要实现自己目标的有抱负、有才华的人,在无所作为的时候,总是能忍受等待的种种煎熬。春秋战国时期有三位杰出人物,其所作所为就是忍能成大谋的表现。他们是卧薪尝胆的勾践、装疯吃苦的孙膑、佯装死去的范雎。
张荣发的发迹历程,虽然没有勾践、孙膑和范雎那样的屈辱艰难,但亦有一段相当漫长和曲折的故事。他在日本船上从当杂工开始,后来才成为正式水手。在艰苦的水手工作中,他坚持勤奋学习和工作,船上的知识和技术得到不断的长进,逐步晋升为二副、大副乃至船长,这为他全面熟悉海运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从打杂工到船长,张荣发在奋斗过程中足足用了23年时间。就这样,他忍受了23年的艰苦单调的海上生活,积累了一点钱,于1968年开始自己创业。起步时他买了一艘残旧的洋船,航行于美国和远东之间。他既是老板,又是船上的船长,亲自指挥航行。
因为有着二十多年的海上“卧薪尝胆”生活,所以他成立的长荣海运公司能够十分了解货主的需求和市场行情,做到服务优良,样样令顾客满意。为此,他的生意十分兴旺,盈利可观。没几年时间,长荣公司的货轮增至3艘了,并增辟了远东至波斯湾的定期航线。
到1975年,张荣发已积累了不少资本,他注意到海运业竞争激烈,于是决定摒弃旧式货船,逐步建立起新式快速货运船队,以快速、安全、廉价和优质服务参与竞争。这一招果然灵验,其生意一马当先,迅速发展。1982年至1983年,世界航运业再次陷入低潮,很多航运商家难以为继,被迫倒闭或压缩业务。有卓见的张荣发认为这是暂时现象,于是利用这个机会以7亿美元收购24艘全箱远洋货轮,迅速壮大自己的船队,乘势开创环球东西双向全箱货运定期航线,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。经过这么一番人退我进、人弃我取的发展,到80年代末,张荣发成为世界有名的船王。他拥有十多家规模庞大的公司,在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有分公司或办事处,属下有66艘大型货轮,总吨数达210万吨。
张荣发忍耐了23年的打工生涯,再用二十来年的创业,终于成为一位世界级富豪。据《福布斯》杂志介绍,他的财富已达21.5亿美元。
——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《感悟财富》
一、抓技改,上项目,做大做强主业。他带领晶华人以排山倒海的气势,高起点建成了浮法玻璃、旋窑水泥、高档轻量瓶三大项目,填补了德州市的产业空白,彻底改变玻璃、水泥主业“平板无浮法、水泥无旋窑、日用玻璃无十双”落后局面,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青春。目前,晶华集团已建成世界最大的空心玻璃砖生产基地、全国最大的粉煤灰低碱水泥生产基地、全国最大的日用玻璃生产基地、华北地区重要的精品浮法玻璃生产基地。
二、创新管理,促使企业迈上新台阶。他积极推动企业改革,晶华集团成为德州市市属企业改制力度最大、最规范、最成功的企业之一。推行的模拟法人管理制度,使连年亏损的振华装饰公司迅速扭亏为赢,效益连年递增。这项管理模式获得了山东省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、德州市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。他推行OEC管理模式,推广“点数工资”、“星级管理”,完善企业制度建设,整合业务流程,理顺管理程序,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。同时夯实基础管理,狠抓技改不放松,其中,06年仅基础管理一项与05年同比增效近1亿元。
三、稳健经营,促进企业和谐发展。05年岁末年初,以田文顺为首的新班子明确提出了“收缩、调整、完善、提高”的战略思路和“稳健经营、主业突出、做精做强”的经营方针,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,集团成功破解了职工思想混乱、资金链紧张、供应链脆弱三大难题,实现了生产经营、职工思想、资金链、供应链、运行机制、外部环境六大稳定,保持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稳健发展。同时进一步明晰了集团的发展思路,力争今后2—3年内通过引进战略合作者、海外上市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等举措做强做大企业。
四、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,受到职工群众的热烈拥护。近年来,他积极调度资金,保障了广大股东的分红、工资和福利的发放,员工平均收入增长了10%以上,实现了企业增收、员工受益的双赢目标。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,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,弘扬了正气,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。与此同时,他带领晶华集团把“产业报国,回报社会”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,关爱弱势群体,热心公益事业,累计捐资、捐物千余万元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。
我来帮TA回答